影響大米拋光效果因素探討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們對高品質的精潔米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加。國內眾多的大米生產廠家都引進了大米拋光設備,生產出高品質的大米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。因此,大米深加工朝精細方向發展已成共識。通常大米的表面光潔度分為四級,即晶亮、光亮、毛亮和毛糙。要加工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晶亮級大米,就必須提高大米的光潔度,尤其是其拋光效果。以下我們就對這方面的情況作一點初步的探討。
1、選擇合理的工藝
要想加工出晶亮的高檔米,除了要有好的原糧外,加工工藝流程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。通過礱谷、谷糙分離所得的糙米,不僅含有不完善粒、未成熟粒,而且還混有細雜、谷灰等雜質。不完善粒、未成熟粒在進入米機后逐級被碾成碎米和糠粉,糠粉易黏附在米粒表面,不易清除,影響米粒光潔度。細雜、谷灰也容易對米粒表面造成污染。因此,在進入碾米機之前可使用厚度精選機來有效地除去不完善粒、未成熟粒、細雜、谷灰等雜質。
即使去除了以上所說的雜質,但在碾米過程中還是要產生一定的碎米和糠粉,為了避免碎米進入拋光機后被二次粉碎形成糠粉而影響拋光效果,在拋光之前增加一道篩選很有必要,篩出碎米和糠粉后再進入拋光機。以下的加工工藝比較合適:糙米→精選→碾米→篩選→拋光。
2、合理分配各道碾白精度
由于粳稻和秈稻在加工特性上的不同,在選擇碾米機、拋光機的組合上也有所不同。
加工粳稻:砂輥米機→鐵輥米機→鐵輥加濕米機→篩選→拋光機
加工秈稻:砂輥米機→砂輥米機→篩選→拋光機→拋光機
一般情況下,頭道砂輥的碾白精度不能太大,否則一是使米粒表面刮痕加深,拋光時難以修復;二是碎米量增加,拋光增壓時易形成糠粉,影響拋光效果。采用兩道拋光時,頭道輕、二道重拋光效果比較好。頭道輕拋將糠粉除凈且米粒表面已修復較為完整,二道重拋則將米粒表面淀粉糊化,形成晶亮的膠質膜。如頭道重拋則易將米機未除凈的糠粉黏附于米粒表面。二道輕拋時,糠粉不易脫落,在米粒表面形成白色斑點。
3、進機米溫的控制
從生產加工的實際情況來看,在進最后一道拋光機前對物料進行冷卻降溫,對拋光效果有明顯的改善。米粒冷卻后,強度增加,因而在拋光時可適當增加壓力,提高機內溫度,促使米粒表面糊化,形成膠質膜。拋光機的拋光室按其所起的作用主次可分為前、后兩段,前段著水,軟化米糠皮層,后段是強吸風冷卻,是糠粉脫離米粒,排出機外。因此使用兩臺串拋,效果更加明顯。
4、拋光機的選擇和合理使用
國內目前的拋光機都是加水助拋,加水方式有滴水式、風機噴霧式和高壓空氣噴霧式,其中高壓空氣噴霧效果較好。拋光輥的選擇上應選用全不銹鋼鏡面鐵輥,這樣拋光后的米粒表面光滑,手感滑膩。
操作拋光機時主要應掌握好流量、壓力、加水量和風量這幾個關鍵的因素,流量按額定流量,加大或過低都會影響拋光效果。加水量一般為進機流量的0.3%~0.4%左右,檢查時可用手將米用力緊握一下,能形成米團,過1、2秒種或輕輕一點即散為宜。加水過多容易造成拋光室堵塞,而且不利于儲存。壓力的調整主要是以改變出料口壓砣的位置為主,當壓砣力矩增加時,拋光機的出料阻力增加,拋光效果加強。拋光室是全負壓工作,拋光時大量空氣從軸端進入拋光室,將拋光產生的糠粉和濕熱空氣穿過篩孔帶走。當然負壓也不能過大,否則米粒在臥式拋光機中容易沉于篩片底部,造成拋光不均,碎米增多的情況,甚至引起悶車現象。中國糧油儀器在線 http://www.jiansheschool.com